【影評】《拆彈少年》:誰是戰爭加害者,誰又是被害者?

【影評】《拆彈少年》:誰是戰爭加害者,誰又是被害者?

《拆彈少年》(Land of Mine)是2015年丹麥的電影。由真實事件改編,劇情描述1945年5月,納粹德國投降後,一群德國少年戰俘,間接承擔戰爭的責任的故事。看完電影,心理帶著些沉重,誰是戰爭的加害者?誰又是被害者?電影最後的字幕簡述了這一段歷史,「二戰結束後,2000名德國戰俘清除了丹麥西海岸150多萬顆地雷,幾乎有一半人死亡或受傷,他們當中有許多都是非常年輕的男孩……。」

丹麥與德國為鄰,1940年4月9日早晨4點15分,德國發動閃電襲擊戰,2小時後,丹麥就被占領,直到納粹德國在1945年5月5日向盟軍投降為止。《拆彈少年》就從德軍徹退開始,卡爾士官長對著德軍叫囂,氣憤毆打,宣洩被占領時期的不滿。而鏡頭帶入長長的丹麥海岸線,但美麗白沙的下面,卻埋藏著百萬顆的地雷。

一群平均年齡僅15歲的德國男孩戰俘,臉色無神的被送到海岸線旁的軍營,土官艾比講述為什麼要他們拆地雷,因為這是玩命,這是德國埋下的,不可能叫丹麥人來拆,當然要德國人來拆。因為必須徒手,臉貼著地雷區,一步步匍匐前進去拆,這簡直是擁抱死神的工作,而男孩們沒有路可走,只能去拆地雷,而土官艾比告訴他們,拆完就可回家。

電影開場10分鐘後,就讓人膽戰心驚,因為男孩開始輪流獨自進石屋內拆解地雷,一個接著一個拆解,但不定時的引爆隨時可能出現,看著電影似乎隨時得擔心那不確定的爆炸驚嚇感。因為愈來愈不確定性,觀影也會愈來愈同情這些可憐孩子的處境。

只是他們可憐嗎?在戰爭仇恨下,劇中的丹麥土兵及農婦村民都相當痛恨這群德國人,認為他們像蒼蠅般,死了應該。而且還凌辱他們,羞辱他們,這些都是報復當初納粹德軍對他們的殘暴。卡爾士官長原本也是這樣仇恨的心裡看待這群少年,但隨著帶領這群男孩前往雷區拆地雷,看著一個接著一個少年被炸得體無完膚,甚至重殘喊著媽媽,卡爾心裡也愈來愈掙扎,覺得自己的行徑相當殘忍。

【影評】《拆彈少年》:誰是戰爭加害者,誰又是被害者?

而故事寫實詳細描述少年幾乎不吃不喝的拆地雷,有的少年累了直接就睡臥在地軍旁,有的覺得回家根本是個幻夢,直接放棄走向雷區,但這群少年他們只是戰爭的犧牲者,只因他們是德國人,就必須接受這樣被報復的待遇。

劇中農婦故意讓少年戰俘吃壞肚子,露出得意狡滑的笑容,但最後因為女兒的關係,她的憎恨也有了改變,小女孩有童心,而少年也還是天真的孩子,就像卡爾和他們一群孩子在沙灘上踢足球,這本來才是人類相處和諧的美好情景。而不是戰爭互相的仇恨殺戮對立。

電影最後,僅存的少年們僥倖拆完了此次的雷區,但卻無法回家,因為丹麥軍方,就像艾比士官所說,認為他們死有餘辜,要求他們到另一區再繼續拆除地雷。而卡爾放下了仇恨,他營救所剩的4名少年,讓他們逃離邊境,鏡頭在少年奔逃中,卡爾看著少年離開而結束。

丹麥導演馬汀贊帝維很有勇氣的拍下祖國前人難堪的暴行,電影中呈現出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逆轉,而這樣的暴行與希特勒、納粹有何差別?確實要用原諒來寬恕仇恨,是相當困難的事,但選擇用報復的手段,凌辱少年戰俘,懲罰所謂「希特勒的孩子」,這樣種族仇恨的心態,只是以牙還牙,更加深仇恨的戰爭方式。二戰爆發,納粹德國無疑是殘暴的兇手,是戰爭的加害者,丹麥人民是被害者,但戰爭結束後,丹麥對待德國少年的殘忍行徑,不是被害者而是加害者。延伸閱讀:

愛德華
愛德華

愛德華,電影部落客、影評人及專欄作家。2016年7月成立「愛德華FUN電影」網站,分享電影的所見所聞,也有部分生活記事等。曾獲台灣指標性部落客大獎,痞客邦社群金點賞的肯定。
「愛德華FUN電影」是優質的電影評論、視聽娛樂網站。如欲與愛德華合作、邀約,請聯絡:168edward@gmail.com